【製法用量】 熟地黃 山藥 牛膝 枸杞 山茱肉 茯苓 杜仲 遠志 五味子 楮實 小茴香 巴戟天 肉蓯蓉 石菖蒲 加棗肉蜜丸,鹽湯或酒下。 【功效】 補益氣血、養陰益腎。 【主治】 脾胃心腎虛損。腰膝痠軟、頭暈目眩、神疲乏力、健忘失眠、不思飲食,肢體瘦弱,遺精、夜尿頻數、舌淡苔白、脈沉弱。 【方義】 本方能大補心、腎、脾、胃四經虛損,而偏於腎陽虛者。方中巴戟天、肉蓯蓉、杜仲、牛膝、楮實子、補腎助陽、強筋壯骨;善補陽者,必於陰中求陽,故用熟地、山藥滋陰益腎;並用茯苓、大棗、小茴香溫胃健脾,使先天後天俱補;再用遠志、五味子、菖蒲交通心腎,安神定志;山茱萸固腎澀精。諸藥合用、陰陽俱補、養心安神、健運脾胃、使補而不膩,久服能延年益壽,去老還少故得方名。 【辨證要點】 - 未老先衰腰膝痠軟。
- 神疲失眠。
- 遺精頻尿。
- 舌淡苔白。
- 脈沉弱。
【加減】 - 畏寒肢冷,陽虛明顯:加鹿角膠、菟絲子、續斷。
- 發熱盜汗,陰虛明顯:加百合、麥冬、浮小麥。
- 食少便溏:加黨參、白朮、甘草。
- 氣血虛甚:加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。
【現代應用】 性機能減退、腰痛、紅斑性狼瘡、硬皮病、月經不調、男子不孕症、夢遺、防止老化。
頁首
回前頁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