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學 | 神農本草經 | 歷代本草匯解 | 本草備要 | 我的觀點 | 他人觀點 |
【品種來源】本品為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 (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) 或黃黑小斑蝥 (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) 的乾燥體。主產於河南、廣西、安徽、江蘇、湖南、貴州等省區。夏、秋二季捕捉,捕捉時須帶口罩手套,以免毒素刺激皮膚粘膜。悶死或燙死,曬乾。 【性味歸經】 辛寒,有毒。入大腸、小腸、肝、腎經。 【功效】 破血消癓,攻毒蝕瘡,發泡冷灸。 【主治】 用於癥瘕癌腫,積年頑癬,瘰癧,贅疣,癰疽不潰,惡瘡死肌。現代用於食道癌、胃癌等惡性腫瘤、頑癬,風濕痹痛、神經痛等症。 【用法用量】 內服入丸散使用。用量0.03∼0.06g,須憑主治醫師處方限量發給。外用研末敷貼患處或發泡,或酒、醋浸塗。 【注意禁忌】 孕婦忌用,肝、腎功能損傷者忌用。 【炮製儲藏】 - 原藥揀去雜質,去頭、足、翅即得。
- 炒斑蝥:取粳米置鍋內,噴水少許至米貼于熱鍋上,然後加入班蝥輕輕翻炒,炒至米黃時取出,揀去米粒,除去頭、足、翊(每公斤斑蝥,用粳米0.2公斤)。米炒和去頭足翅,以減低其毒性。炒及去頭足翅時,要戴口罩、手套、人要站立上風處,以防接觸手起泡腫脹,炒聞其氣,要中毒。
【現代藥理】 南方大斑蝥主含斑蝥素(Caantharidin)1∼1.2%。此外,尚含脂肪油12%、樹脂、蟻酸、色素等。黃黑小斑蝥含斑蝥素 0.97∼1.3%。
頁首
回前頁
|